生物多樣性與不毀林承諾

中華電信公司充分認知生物多樣性和不毀林對於生態及氣候穩定之重要性,因此,我們承諾不僅於自身營運,亦將帶領價值鏈(含一階供應商及非一階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共同維持及促進生物多樣性,避免各種毀林活動,並進一步推動林地復育,落實第6、12、13、14、15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達成2030年「扭轉生物多樣性流失」里程碑與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願景。

我們的承諾

  • 避免於關鍵生物多樣性鄰近地區*從事新營運活動(含設置辦公室/門市、機房、基地台等)為原則,若為國家基礎建設需要,須於關鍵生物多樣性鄰近地區建設電信基礎設施時,亦將遵守國家相關法規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含評估與監測對生物多樣性和森林危害之風險,並研擬減緩衝擊對策,包括預防、減緩、復育、抵換等作法,並且與外部合作夥伴合作,保護該關鍵地區生態系統與致力達成無淨損失(No Net Loss)。
  • 既有營運活動落於關鍵生物多樣性鄰近地區,將逐步展開就自然資源使用及生物多樣性進行風險評估與監測,以規劃應對作為及降低對自然資源之依賴與負面影響,並努力朝2030年達成受影響地區之生物多樣性的淨正向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目標。
  • 盤點現行營運活動林木產品用量(如紙張、包裝、建材、傢俱等),投入資源進行森林復育,以逐步朝向2030年實現無淨毀林(No Net Deforestation)目標。
  • 持續提升利害關係人(員工、客戶、供應商、合作夥伴)有關生物多樣性及森林保育重要性之認知。
  • 參與國內外生物多樣性重要倡議,並與外部專家(學者顧問或非政府組織等)合作,以掌握生物多樣性議題發展及規劃長期策略。
  • 定期於官網或永續報告書中揭露生物多樣性及不毀林推動進展。

*註:
  1. SDG 6清潔飲水及衛生設施、SDG 12永續的消費及生產模式、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SDG 15保育陸域生態。
  2. IUCN Red List中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瀕危(Endangered)、脆弱(Vulnerable)之物種棲息地及國家重要生物多樣性地區鄰近2公里區域。


我們的行動

  • 對全公司範疇營運據點,進行自然資本的影響與依賴性評估。
  • 透過《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供應商行為準則》,要求供應商遵循本承諾。
  • 重大電信設施建設前(如國際海纜、數據中心等),將依循政府相關法令規章,取得中央主管機關許可,減少對自然生態的影響。
  • 攜手林務局進行全台重點國有林及海岸林造林復育,八年目標150,000棵。

推動策略

委託社團法人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International Climate Development Institute, ICDI),協助依循減緩層級(mitigation hierarchy)研擬中華電信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計畫書。

核心 目標 策略
減緩自然損失 科學化自然評估 建構科學評估程序
發展並採行減緩措施
不毀林 杜絕使用毀林產品
推動不毀林倡議
促進自然正向 接軌自然正向倡議 參與自然正向社群
推廣自然正向
自然正向主流化 建構自然正向典範
推動自然正向主流化

2024進展

  1. 發行2023年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報告書,並規劃2024年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報告書,擴大分析範疇至供應鏈。
  2. 推動中華電信百種保育計畫,於營運處挑選適當場域進行臺灣瀕危原生植物復育,並鼓勵員工當責復育工作,並提升與在地社區溝通互動,2024年於台北金山大樓建立示範點。
  3. 2024/9/2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ESG專案,協助桃園復興竹林疏伐暨泰雅部落竹業經營,促進竹林生態永續。
  4. 2024/9/13辦理「濕地生物多樣性x林業生態與不毀林x地方創生」為主軸的環境永續參訪活動,帶領70位供應商夥伴前往宜蘭參訪,提升對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5. 2024/10/18 參加「2024 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展出七大主題,包括氣候變遷因應及揭露、生物多樣性保育及不毀林承諾、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階段性成果、百種保育計畫、生態場域復育、歐碳永續雲,以及黑面琵鷺生態監測等,展示公司以創新應用資通訊科技積極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
  6. 2024/11/8 攜手玉山金控舉辦「零淨損失不毀林論壇」,匯聚來自政府、學界與產業界的重量級領袖,共同探討企業在不毀林及生態保育方面的永續責任及實踐。
  7. 2024/11/13攜手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啟用「黑面琵鷺棲地AI生態觀測系統」,結合「AI鳥類辨識與計數系統」,精確掌握黑面琵鷺數量,智能水情監控系統協助管理人員更有效率調配水源,確保黑面琵鷺棲地環境穩定。
  8. 2024/12/9 舉行「2024年ESG供應商夥伴交流會」,以「低碳為本.永續共贏」為主題,期盼攜手廣大供應鏈夥伴,致力供應鏈永續低碳轉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未來展望

在減緩自然損失方面:

  1. 我們已建構台灣本土科學評估程序,未來將以2030年為目標,分階段依「自然敏感度」及「營運影響性」高低,進行設施盤點及自評,並配合IFRS將範疇擴大至集團子公司。
  2. 我們將依照不毀林政策,逐步採用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FSC)或森林驗證認可計畫(PEFC)認證的紙類,並辦理相關研討會,提升社會大眾對不毀林之認知。

在促進自然正向方面:

  1. 我們將評估參與國際性生物多樣性倡議組織,參與相關博覽會展出成果,並辦理論壇以提倡自然正向理念。
  2. 我們將逐步擴大百種保育計畫,讓員工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並展開棲地復育工作,建構自然正向典範。
 

相關文件

報告標題
 
  • 中華電信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pdf 中華電信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pdf
  • 中華電信供應商行為準則.pdf 中華電信供應商行為準則.pdf
  • 中華電信不毀林政策(2024).pdf 中華電信不毀林政策(2024).pdf


ESG永續 內容快速連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