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內部碳定價制度(Internal Carbon Pricing Mechanism)

為實現「2045年淨零排放」之SBTi淨零承諾與目標,中華電信自2022年起,率先於國內電信產業導入「內部碳費(Internal Carbon Fee)」制度,將碳排放成本內部化,以財務誘因推動部門落實節能減碳行動。透過內部碳費制度,進一步強化低碳創新資源配置,並將氣候變遷因素納入策略與財務規劃決策。

中華電信內部碳定價速覽

項目 說明
實施年度 2022年
碳定價類型 Internal Carbon Fee(內部碳費)
碳費價格 新台幣1,600元/噸CO₂e(依據再生能源市場價格與國際趨勢設定)
涵蓋溫室氣體範疇 範疇二(Scope 2)
適用範圍 適用於所有部門之業務決策
收費對象 依據年度碳排量由各事業部門單位繳納
基金運用 建立「內部碳費基金」,主要支用於低碳創新、節能管理、再生能源採購及各項環境永續專案。

推動目的

本制度導入之目的包括:

  • 推動內部能源效率之提升
  • 鼓勵部門於決策中納入碳成本與氣候風險因子
  • 辨識並掌握低碳轉型投資機會
  • 回應國內外碳定價與氣候資訊揭露要求
  • 協助實現公司碳中和目標與SBTi減碳路徑
  • 強化公司策略與財務規劃之氣候整合度

碳費基金用途

應用面向 說明
低碳創新 推動低碳科技開發與綠色服務轉型,如AI節能平台、智慧能源管理
節能管理 裝置高效空調與節能照明設備,改善ICT機房能源效率
再生能源採購 簽署PPA長期購電協議,穩定採購太陽能與風電
環境永續專案 執行生物多樣性復育、碳匯造林與其他ESG專案

實施成效(2023–2024)

  • 累積核定低碳與節能提案:118項
  • 總節電量達:7,948萬度
  • 減碳成效:約39,350公噸CO₂e
  • 相較2020年,2024年範疇一與範疇二總碳排放下降21%
  • 連續兩年優於SBTi所設定目標
ESG永續 內容快速連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