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雲林營運處推動「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 以AI科技助力校園永續共學

  中華電信雲林營運處自114102日至1027日,攜手雲林縣虎尾鎮廉使國小、斗六市溪洲國小、西螺鎮文賢國小及崙背鄉陽明實驗小學等國小,共舉辦四場「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行動,透過AI科技與環境科學,助力學校推動永續教育,打造綠色共學環境。此次行動邀集來自雲林、彰化、嘉義三地共44位通過認證的企業志工,深入校園完成566棵樹木碳匯量測與資料建置,展現中華電信落實永續經營理念與ESG的積極作為。

  本次量測項目涵蓋樹木胸徑(DBH)與樹高,並導入AI輔助量測技術,有效提升資料精準度與作業效率。參與行動的44位企業志工分別來自雲林地區27位、彰化地區11位及嘉義地區6位,皆已通過「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認證。所有志工接受由中華電信內外部專家規劃的專業培訓,內容涵蓋碳匯理論、樹木生態、量測工具操作及資料紀錄標準,確保量測品質與資料可信度,中華電信不僅為校園綠地管理與環境教育提供科學依據,更展現中華電信在ESG領域的創新作為。

  中華電信雲林營運處總經理鄭希聖親自率隊拜訪四所學校校長,表示:「中華電信希望透過企業志工的專業與行動力,協助校園建立碳匯資料庫,讓下一代從小培養環境意識與永續思維,並藉由AI科技的輔助,讓ESG不只是企業責任,更是全民參與的行動。」

  校方代表也肯定此行動的價值,表示:「中華電信的志工團隊非常專業,這次的碳匯量測不僅讓我們更了解校園綠地的環境價值,也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源,未來我們將結合這些資料,融入課程設計與校園綠化規劃,讓永續教育真正從校園扎根。」

  「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行動不僅深化企業志工對環境議題的理解,也為校園永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中華電信未來將持續擴大AI與數位公益的應用,推動更多校園參與碳匯調查與永續學習,透過科技與人力資源整合,打造更友善、更平權的永續社會,為台灣的環境教育注入新動能。

更多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