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今(17)日攜手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屏東縣政府,舉辦 「AI 點亮樹木碳匯量測 中華電信智鏈高屏公(校)園」記者會,中華電信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將協助完成高雄都會公園 600 棵、屏東縣五所國小400棵樹木碳匯量測,為台灣實踐永續環境行動翻開嶄新的一頁。
跨界、跨域、跨層級合作 科技落實永續行動
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表示、中華電信將數位與 AI 技術專業應用於環境保護,希望透過產、官、學的跨界,公園與校園的跨域,以及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公園署與在地小學跨層級合作,深化對氣候變遷的理解與行動力,在AI時代藉由樹木碳匯量測建立基準線,架構一個大家認同的標準,做為未來的比較基礎,同時讓在公園活動的民眾與校園內的師生都有機會了解或參與環境永續行動。
ESG合作典範 結合環境教育與公民科學
國家公園署王成機署長表示,國家公園署正推動「國家公園碳管理計畫」,本次與企業單位攜手合作可望建立ESG典範,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更多跨域協作,將環境教育與公民科學結合,讓更多民眾能以實際行動參與守護自然,共同邁向淨零永續的目標。
落實、推廣氣候行動 中華電信實乃企業表率
國際氣候智庫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祈榮則表示,樹木量測是樹木碳匯估算的基礎,也是最能親身觀察樹木的機會,但往往是最被忽略的一環。中華電信為落實與推廣樹木碳匯氣候行動,首創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企業志工制度,並有系統的結合學校與政府機關,讓樹木量測工作重要性得以彰顯與落實,並緊密與學校、政府機關結合,提供樹木碳匯資訊為氣候教育的素材,實為企業之表率。
掌握精準數據 驗證行動落實力
為推動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落地服務,中華電信於9月1日舉辦培訓認證課程,內容不僅有理論基礎介紹,還實地進行量測及考核,在高標準要求下,再度於9月15日加開進階課程,並獲得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及國立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認證通過,取得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認證,顯見中華電信對科學精神與數據品質的高度重視,亦為推動碳管理行動與永續教育的核心價值。
AI候鳥展望智慧未來 技術鏈結國際舞台
林榮賜總經理強調,中華電信會打造AI科技像是候鳥,可以從空中俯看環境數據,做出分析還能定期分月、分季或分年進行相關檢視,真正助力落實環境永續。期望將此跨界、跨域、跨層級的合作模式可推展至更多城市與校園,打造屬於台灣的「碳匯地圖」,成為便利近用的AI技術與資通訊專業,協助合作夥伴攜手邁向 2050 淨零目標,建立可供全球參考的碳管理技術模式,為全球淨零願景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