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生物多樣性影片《島嶼共生 智能同行》榮獲2025年第九屆金鵰微電影展最高榮譽「白金獎」,以及「網路最佳人氣獎季軍」,凸顯積極利用科技力深耕環境永續的用心,用影像展現科技共生新價值。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金鵰微電影展一向以創意、多元題材及社會關懷見長,中華電信在眾多參展作品中榮獲兩項大獎,充分顯示影片在專業評審與觀眾心中都獲得高度共鳴。
《島嶼共生 智能同行》:科技與人文的交響樂
影片以關懷台灣百種保育、黑面琵鷺、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植樹造林等計畫勾勒出「島嶼共生」的核心價值,透過敘事與畫面交織,呈現我們利用智能科技讓生物、植物保育、復育,朝著永續發展努力,影片中呈現「智能同行」的概念,讓科技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成為人與環境共生的橋樑。
推廣百種保育:多元助力生態永續
中華電信推動「百種保育」計畫,在台北營運處前水池進行瀕危植物保育,,並透過AI影像辨識、物聯網感測器與雲端資料分析,讓團隊能即時追蹤植物的生長狀態,實現即時監測與科學管理,為生態研究與保護提供精準依據。
保育黑面琵鷺:科技實踐環境智能
中華電信以科技實現保育生物多樣性,推出全台首創的「黑面琵鷺AI智慧監測系統」,結合5G高速傳輸網路與AI鳥類辨識,節省生態調查人力,更建置電子圍籬,實現全天候穩定監控,即時通報外擾入侵。此外,智能水情監控系統協助管理人員更有效率地調配水資源,確保棲地環境的穩定。
重視公民參與:樹木碳匯的守護者
中華電信去年首創全台企業培育公民科學家之新頁,以專業培訓認證通過127位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真正用科技力及專業協助環境永續。今年將培訓樹木碳匯公民科學家,預計協助公園、校園量測共3000棵樹,並幫助學子,透過學習量測樹木,了解樹木生長,精準計算碳匯對環境的重要性;同時測量與紀錄樹木的成長數據,將上傳至雲端資料庫,成為環境研究的重要依據。
中華電信:以影像具體詮釋永續承諾
中華電信表示,《島嶼共生 智能同行》影片不僅是外界對我們用科技助力環境永續的肯定,也充分展現公司持續以5G、AIoT、雲端服務等前瞻技術,可打造台灣成為更具韌性的智慧島嶼的可行性。
在全球關注永續發展的今日,《島嶼共生 智能同行》影片不僅彰顯科技與社會並行的重要性。並傳遞「發揮智能、永續同行」的理念,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