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8月份營業收入185.6億元每股盈餘0.40元 營業收入創近9年同期新高

  中華電信今日(9/10)公布1148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85.6億元,營業淨利為41.1億元,稅前淨利為40.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1.6億元,EBITDA74.4億元,每股盈餘(EPS)0.40元。中華電信表示,受惠於核心業務穩健成長,20258月份整體營收持續攀升,創下近九年同期新高。其中,寬頻與行動營收年增率皆續創3%以上成長,展現穩健成長動能。

  在行動業務方面,受惠於5G升速方案推動,月租型客戶數年成長1.3%997萬戶,月租型ARPU年成長2.5%566元,再加上暑期旅遊旺季帶動預付卡及國際漫遊收入成長,整體行動服務營收年增率接近4.0%,表現亮眼。寬頻業務方面,「速在必行3.0」方案持續吸引客戶,加上積極推銷雙向1G速率方案,300Mbps以上高速用戶數維持雙位數成長,進而推升固網寬頻ARPU年成長2.9%808元,帶動寬頻業務營收年增率達3.1%

  資通訊業務則受惠於IDC 與雲端服務需求持續擴增,特別是企業機房建置服務及設備代管需求擴增,成長力道強勁,營收年增率達24%,成為推升整體營收的重要動能之一。此外,中華電信旗下子公司中華資安(股票代號:7765)98日正式於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1家上市的資安服務公司,樹立產業新標竿。中華資安2025年上半年營收與獲利雙雙創歷史新高,其中持續性營收占比超過5成,展現穩健的商業模式,並持續為集團業績注入成長動能。

  累計至20258月,中華電信合併營業收入達1,502.7億元,營業淨利為332.7億元,稅前淨利為340.5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63.3億元,每股盈餘3.39元。中華電信強調,累計營業收入、營業淨利、稅前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與每股盈餘等指標,皆超越年度財測高標。

  中華電信指出,該公司耕耘內容產業成果豐碩,投資之旗艦台劇《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於8月在韓國舉辦的全球OTT大獎(Global OTT Awards)中擊敗多國競爭對手,榮獲「最佳亞洲內容獎」,成為首部榮獲此大獎的台灣作品。此外,公司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推出、改編自台灣鄉野傳說之驚悚電影《山忌 黃衣小飛俠》,不僅入選第29屆加拿大奇幻影展,成功登上國際舞台,更在海外市場持續熱賣,累計售出逾10個地區版權。中華電信表示,未來仍將持續支持台灣影視產業進軍國際,讓更多海外觀眾看見台灣的文化魅力。

  同時,中華電信ESG的成就再獲國際肯定,獲頒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5亞太氣候領袖」(Asia-Pacific Climate Leaders 2025)殊榮,除了名列台灣電信業第一名、亞太區電信業第三名,更以卓越的減碳實績,獲得評審團隊的高度肯定,位居亞太企業Top 6%

 

1148月自結合併損益

單位:億元

 

114年度

113年度

YoY%

 

8月份

1-8月份

8月份

1-8月份

8月份

1-8月份

營業收入

185.6

1,502.7

183.6

1,451.9

1.1

3.5

營業成本與費用

144.5

1,170.0

145.3

1,137.7

-0.5

2.8

營業淨利

41.1

332.7

38.3

314.2

7.1

5.9

稅前淨利

40.7

340.5

38.7

319.4

5.2

6.6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

31.6

263.3

30.6

252.0

3.2

4.5

EBITDA

74.4

599.9

71.3

578.0

4.4

3.8

EPS(元)

0.40

3.39

0.40

3.25

3.2

4.5

 

註:YOY變動百分比以千元為單位之數字計算;在外流通股數不變下,EPS成長率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成長率同。

 

聲明

本文件係由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提供,本文件中之資訊或意見並未明示或暗示陳述或保證其具有公正性、準確性、完整性或隨時更新,亦非完全可信賴。文件中之資訊係以發布時點之環境變動為考量,日後亦不可能為反映此時點後之重大發展狀況而更正相關資訊。本公司、轄屬機構、關係人、代表均不就使用(例如疏忽或其他情況)本文件資訊或其內容或其他與本份文件有關資訊所引發之損害負責。

本文件之陳述可能會表達出本公司對未來願景之信心與期望,但這些前瞻性之陳述係建立在若干與本公司營運及超出本公司管控因素外之假設條件上,因此,實際結果與上開前瞻性陳述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件之內容,除著作權法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其他包括文字敘述、圖片及其他資訊,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不得為著作權標的者,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者,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更多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