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公司今(10日)公布111年10月自結營收概況。合併自結營收達19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營業淨利為37.7億元,稅前淨利為37.6億元,約略持平;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28.9億元, EBITDA為70.8億元,成長0.6%,EPS達0.37元。
10月份核心業務延續成長趨勢,5G用戶數與整體090門號數持續增加,帶動行動服務營收穩健成長,行動月租型ARPU年增2.3%,已連續19個月上揚;固網寬頻表現穩定且亮眼,「速在必行」方案加速客戶升速,亦大幅衝高Wi-Fi營收,寬頻接取營收與數據網路營收亦雙雙攀升,帶動寬頻ARPU年增2.3%,自110年度起已連續22個月正成長。
資通訊業務相關營收成長動能續強,包括智慧聯網與IDC、雲端、資通安全等三大重點業務營收皆達高雙位數以上之年成長,抵銷因去年同期iPhone 13開賣墊高基期而下降之銷貨收入。
累計至今年10月,合併總營收為1,764.7億元,年增4.1%,營業淨利為396.4億元,年增5.4%,稅前淨利為401.5億元,年增3.8%,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09.6億元,年增2.9%,自結每股盈餘為3.99元,年增2.9%。截至111年10月,營業收入達成率101.7%~102.3%,營業淨利達成率103.1%~106.4%,稅前淨利達成率104.1%~107.6%,每股盈餘達成率104.2%~108.3%,皆大幅超越財測目標。
截至10月底止,行動通信總客戶數達1,245.4萬戶,其中,090月租型客戶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已連續22個月成長;光世代寬頻用戶數為374.5萬戶,其中,高速用戶因防疫居家需求與「速在必行」方案吸引,300Mbps以上客戶達89.6萬戶;MOD客戶數則達204.8萬戶。
全球數位化浪潮蓬勃發展,中華電信善用資通訊能力,成功推動內部全面性數位轉型,推升財務績效,獲「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頒發「數位轉型鼎革獎」綜合數位轉型獎(服務業先鋒獎)首獎,領先業界。此外,中華電信致力推展「零接觸&遠距」、「創新應用服務」、「數位轉型」等策略成績有目共睹,榮獲國際知名顧問機構IDC(國際數據中心)頒發台灣區「2022數位韌性獎」(Special Award for Digital Resiliency),表現深獲肯定。中華電信傑出的資通訊技術與應用更獲得政府高度讚賞,獲頒「國家品牌玉山獎」3C資通訊服務類最佳企業首獎,MOD亦同獲最佳產品玉山獎,成為企業標竿。中華電信表示,將持續發展資通訊創新服務,領先同業,永遠為客戶走在最前面。
111年10月自結合併損益
單位:億元
|
111年度 |
110年度 |
YoY% |
|||
|
10月份 |
1-10月份 |
10月份 |
1-10月份 |
10月份 |
1-10月份 |
營業收入 |
192.3 |
1,764.7 |
189.2 |
1,695.1 |
1.6 |
4.1 |
營業成本與費用 |
154.6 |
1,368.2 |
151.4 |
1,319.0 |
2.1 |
3.7 |
其他收益及費損(註1) |
0.0 |
-0.1 |
0.0 |
0.0 |
-31,242.9 |
-286.9 |
營業淨利 |
37.7 |
396.4 |
37.8 |
376.1 |
-0.2 |
5.4 |
稅前淨利 |
37.6 |
401.5 |
38.0 |
386.9 |
-1.0 |
3.8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 |
28.9 |
309.6 |
29.6 |
300.8 |
-2.3 |
2.9 |
EBITDA |
70.8 |
724.9 |
70.3 |
695.1 |
0.6 |
4.3 |
EPS(元) |
0.37 |
3.99 |
0.38 |
3.88 |
-2.3 |
2.9 |
註1:「其他收益及費損」係依TIFRS規定,係性質屬業內但無法特別歸屬於特定功能別之收益及費損。包含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及投資性不動產之處分淨損益及減損損失。
註2:YOY變動百分比以千元為單位之數字計算;在外流通股數不變下,EPS成長率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成長率同。
聲明
本文件係由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提供,本文件中之資訊或意見並未明示或暗示陳述或保證其具有公正性、準確性、完整性或隨時更新,亦非完全可信賴。文件中之資訊係以發布時點之環境變動為考量,日後亦不可能為反映此時點後之重大發展狀況而更正相關資訊。本公司、轄屬機構、關係人、代表均不就使用(例如疏忽或其他情況)本文件資訊或其內容或其他與本份文件有關資訊所引發之損害負責。
本文件之陳述可能會表達出本公司對未來願景之信心與期望,但這些前瞻性之陳述係建立在若干與本公司營運及超出本公司管控因素外之假設條件上,因此,實際結果與上開前瞻性陳述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件之內容,除著作權法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其他包括文字敘述、圖片及其他資訊,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不得為著作權標的者,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者,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