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公司(2412)今日(1/21)公布2020年全年四季簡式合併財務預測。全年區間合併營業收入為2,141.0~2,152.9億元,營業成本及費用合計為1,755.1~1,758.3億元,稅前淨利為393.7~412.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09.1~324.7億元,每股盈餘3.99~4.19元。
董事長謝繼茂表示:「展望2020年,公司有信心在現有優勢上掌握成長契機。行動業務方面,我們持續站穩市場領導地位,為即將展開的5G布局立下堅實基礎。5G頻譜第一階段競標已於近期結束,我們預計於今年第三季開放5G服務。寬頻業務方面,我們將持續推動升速策略,提升用戶平均貢獻度;MOD方面,我們將持續引進熱門運動賽事,例如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以刺激客戶數成長並帶動營收向上,同時期待客戶數成長能進一步推升整體廣告收益。此外,我們會持續深耕自有資通訊產品與服務,除了展現資通訊能力,也期待資通訊營收持續成長,成為帶動公司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未來,我們將持續投資核心業務,並運用競爭優勢,積極為股東、客戶與員工創造價值」
2020年度合併營業收入預測數2,141.0~2,152.9億元,較2019年度自結數增加65.8~77.7億元,約3.2%~3.7%,主要係資通訊專案收入、網際網路應用加值、銷貨收入及MOD營收增加,抵銷語音服務持續被VoIP取代、行動服務營收持續受市場競爭因素而減少之影響。
2020年度合併營業成本及費用預測數1,755.1~1,758.3億元,較2019年度自結數增加87.7~90.9億元,約5.3%~5.5%,主要係資通訊專案成本、商品成本增加,以及預計5G開臺特許權攤銷及各項成本增加。
營業淨利預測數較2019年度自結數減少21.6億元~4.5億元,約減少5.3%~1.1%。稅前淨利預測數393.8~412.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09.1~324.7億元、每股盈餘預測為3.99~4.19元,較2019年度自結數分別減少24.0~5.0億元、減少19.0~3.4億元及減少0.24元~0.04元。
另外,取得重大資產方面較2019年度增加525.4億元,主要係取得5G執照標金、5G擴大建設、PSTN IP化及MOD平台加速汰換等策略投資,以及擴大集團布局相關股權投資增加。
單位:億元
項 目 |
2020年 合併預測數 |
2019年 合併自結數 |
差異數 |
YoY (%) |
營業收入 |
2,141.0~2,152.9 |
2,075.2 |
65.8~77.7 |
3.2%~3.7% |
營業成本及費用 |
1,755.1~1,758.3 |
1,667.4 |
87.7~90.9 |
5.3%~5.5% |
其它收益及(費損) |
2.7~4.7 |
-0.8 |
3.5~5.5 |
427.7%~667.7% |
營業淨利 |
385.4~402.5 |
407.0 |
(21.6)~(4.5) |
(5.3%)~(1.1%) |
營業外淨利 |
8.4~10.3 |
10.8 |
(2.4)~(0.5) |
(22.5%)~(4.5%) |
稅前淨利 |
393.8~412.8 |
417.8 |
(24.0)~(5.0) |
(5.7%)~(1.2%)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 |
309.1~324.7 |
328.1 |
(19.0)~(3.4) |
(5.8%)~(1.1%) |
每股盈餘(元) |
3.99~4.19 |
4.23 |
(0.24)~(0.04) |
(5.8%)~(1.1%) |
EBITDA |
749.1~765.3 |
758.7 |
(9.6)~6.6 |
(1.3%)~0.9% |
EBITDA Margin |
35.0%~35.6% |
36.6% |
(1.6%)~(1.0%) |
|
取得重大資產 |
812.6 |
287.2 |
525.4 |
183.0%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無形資產 |
806.6 |
245.3 |
561.3 |
228.8% |
採權益法之長期股權投資 |
- |
41.9 |
(41.9) |
(100.0%) |
其他 |
6.0 |
- |
6.0 |
100.0% |
處分重大資產 |
10.5 |
0.8 |
9.7 |
1,202.2% |
註1:「其他收益及費損」係依TIFRS規定,係性質屬業內但無法特別歸屬於特定功能別之收益及費損。包含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及投資性不動產之處分淨損益及減損損失。
註2:YOY變動百分比以千元為單位之數字計算; 在外流通股數不變下,EPS成長率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成長率同。
聲明
本文件係由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提供,本文件中之資訊或意見並未明示或暗示陳述或保證其具有公正性、準確性、完整性或隨時更新,亦非完全可信賴。文件中之資訊係以發布時點之環境變動為考量,日後亦不可能為反映此時點後之重大發展狀況而更正相關資訊。本公司、轄屬機構、關係人、代表均不就使用(例如疏忽或其他情況)本文件資訊或其內容或其他與本份文件有關資訊所引發之損害負責。
本文件之陳述可能會表達出本公司對未來願景之信心與期望,但這些前瞻性之陳述係建立在若干與本公司營運及超出本公司管控因素外之假設條件上,因此,實際結果與上開前瞻性陳述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件之內容,除著作權法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其他包括文字敘述、圖片及其他資訊,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不得為著作權標的者,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者,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