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2412)今日(1/31)公布自結之2017年第4季合併營運成果。該公司依據金管會認可之國際財務報導準則(T-IFRSs)編製之2017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609.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4.4%;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86.7億元,增加11.7%;每股盈餘1.12元。
董事長鄭優表示:「2017年第4季及全年營運成績與財務績效穩健,全年營業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之淨利與EBIDTA皆超越財測。在競爭激烈的行動領域,我們持續以36.6%的行動客戶數市佔率,及37.2%的行動營收市佔率,位居領導地位。即使各電信業者行動服務營收因市場競爭下滑,我們仍持續保有降幅最低的成績,整體客戶流失率亦最低。」
「我們在其他領域同樣穩健成長。截至2017年第4季,100Mbps以上之寬頻用戶數超過128萬戶,年成長9.5%,顯示我們以鼓勵升速提升寬頻營收的策略奏效。此外,MOD用戶數突破160萬,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0.3%,SVOD訂購數亦快速成長,帶動整體MOD營收年成長15.7%,表現亮麗。」
「展望2018年,我們將專注提升整體獲利,提升行動用戶中高資費用戶佔比,並持續以寬頻升速策略,提升整體營收。我們深具信心,能以現有的網路建設,輔以IDC及CDN的優勢,在2018年維持強健的成長動能,進一步強化市場領導地位。」
財務資訊
營業收入
2017年第4季合併營收609.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4.4%。各主要營收項目比重為:行動通信業務47.6%、網際網路業務12.7%、國內固定通信業務32.2%、國際固定通信業務5.8%、其他1.7%。
2017年第4季行動通信業務營收為289.7億元,增加2.1%。主要原因為行動加值營收與智慧型終端銷售收入提升,抵銷了行動語音的衰退。其中,行動加值營收年成長率為4.2%,達109.1億元,而行動上網營收成長5.1%,為行動加值營收之主要來源;行動語音營收為76.6億元,下滑13.9%,主要歸因於市場競爭及VoIP服務替代;智慧型終端銷貨收入為99.7億元,增加14.3%。
網際網路業務營收為77.5億元,較2016年同期成長2.4%,主要來自數據網路與政府服務營收的成長。
國內固定通信業務營收為196.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10.9%,主要原因為資通訊專案營收增加抵銷市長話及寬頻營收下滑。市話營收72.1億元,較2016年同期減少6.9%,國內長途電話為6.5億元,減少7.7%,兩者營收之下滑均因行動電話及VOIP取代之故。整體寬頻營收為46.3億元,與2016年同期相較,減少2.5%。
國際固定通信業務營收較2016年同期減少0.3%,為35.5億元,主要原因是國際電話營收因市場競爭而減少。
2017年全年營收為2,275.5億元,較2016年減少1.1%。各主要營收項目比重為:行動通信業務48.1%、網際網路業務12.7%、國內固定通信業務31.3%、國際固定通信業務5.9%、其他2.0%。
營業成本與費用
2017年第4季總成本與費用為504.0億元,較2016年增加5.2%。
2017年總成本與費用為1,807.3億元,較2016年減少0.4%,主要因接續費與折舊減少,抵銷了資通訊專案成本與銷貨成本的增加。
營業淨利與本期淨利
2017年第4季營業淨利為104.6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5.1%。營業淨利率為17.2%,2016年同期為17.1%。本期歸屬母公司之業主淨利為86.7億元,增加11.7%。每股盈餘1.12元。
2017年營業淨利為467.3億元,較2016年同期減少2.9%。營業淨利率為20.5%,2016年同期為20.9%。歸屬母公司之業主淨利為388.6億元,減少3.0%。每股盈餘5.01元。
現金流量與息前、稅前、折舊及攤銷前盈餘(EBITDA)
2017年第4季來自營業活動的淨現金流量為250.9億元,較2016年同期減少20.8%。2107年底現金與約當現金為288.9億元,較2016年底減少7.1%。
2017年第4季EBITDA為184.5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2.0%,EBITDA margin為30.3%,2016年同期為31.0%。2017年全年EBITDA為786.3億元,較2016年減少2.4%,EBITDA margin為34.6%,2015年為35.0%。
資本支出
第4季資本支出為104.2億元,較2016年同期減少7.1%;其中,46.1%用於國內固定通信業務,37.0%用於行動通信業務,11.8%用於網際網路業務,2.8%用於國際固定通信業務,2.3%用於其他項目。
業務資訊
寬頻/網際網路業務
中華電信持續推動吸引客戶升速至光世代寬頻之策略。截至2017年12月底,中華電信光世代寬頻客戶數已達355萬,佔寬頻客戶數之79.5%。此外,100Mbps速率以上客戶數超過128萬,年成長約9.5%。HiNet寬頻客戶數為373萬,減少0.7%。
行動電話業務
截至2017年12月底,行動電話客戶數為1,045萬,較2016年底減少3.1%;行動上網客戶數為735萬,年成長率7.2%;4G客戶數達799萬。
固網業務
該公司持續維持其在固網市場的領導地位,截至2017年12月底,市話客戶數累積為1,069萬。
|
2017年度 |
2016年度 |
YoY% |
|||
|
10-12 月份 |
1-12 月份 |
10-12 月份 |
1-12 月份 |
10-12 月份 |
1-12 月份 |
營業收入 |
609.2 |
2,275.5 |
583.3 |
2,299.9 |
4.4 |
-1.1 |
營業成本與費用 |
504.0 |
1,807.3 |
479.1 |
1,813.9 |
5.2 |
-0.4 |
其他收益及費損(註1) |
-0.6 |
-0.9 |
-4.6 |
-4.9 |
87.6 |
81.5 |
營業淨利 |
104.6 |
467.3 |
99.6 |
481.1 |
5.1 |
-2.9 |
稅前淨利 |
107.7 |
480.3 |
97.3 |
493.8 |
10.7 |
-2.7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 |
86.7 |
388.6 |
77.6 |
400.7 |
11.7 |
-3.0 |
EBITDA |
184.5 |
786.3 |
180.9 |
805.8 |
2.0 |
-2.4 |
EPS(元) |
1.12 |
5.01 |
1.00 |
5.16 |
11.7 |
-3.0 |
單位:億元
註1:「其他收益及費損」係依TIFRS規定,係性質屬業內但無法特別歸屬於特定功能別之收益及費損。包含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及投資性不動產之處分淨損益及減損損失。
註2:YOY變動百分比以千元為單位之數字計算; 在外流通股數不變下,EPS成長率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成長率同。
2018財務預測
2018年合併營業收入為2,314.7~2,329.7億元,較2017年自結數增加39.2~54.2億元,約1.7%~2.4%;營業成本及費用合計為1,820.7~1,842.4億元,較2017年度自結數增加13.4~35.1億元,約0.7%~1.9%;營業淨利為471.7億元~508.4億元,增加4.4億元~41.1億元,約0.9%~8.8%;稅前淨利為481.1~518.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72.5~403.1億元,每股盈餘4.80~5.20元。另外,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資本支出預計為330.6億元,較2017年增加60.5億元。
單位:億元
項 目 |
2018年(E) 合併預測數 |
2017年 合併自結數 |
差異數 |
YoY (%) |
營業收入 |
2,314.7~2,329.7 |
2,275.5 |
39.2~54.2 |
1.7%~2.4% |
營業成本及費用 |
1,820.7~1,842.4 |
1,807.3 |
13.4~35.1 |
0.7%~1.9% |
其它收益及(費損) |
(0.6) |
(0.9) |
0.3 |
32.40% |
營業淨利 |
471.7~508.4 |
467.3 |
4.4~41.1 |
0.9%~8.8% |
營業外淨利 |
9.4~10.5 |
13.0 |
(3.6)~(2.5) |
(26.8%)~(19.2%) |
稅前淨利 |
481.1~518.9 |
480.3 |
0.8~38.6 |
0.2%~8.0%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 |
372.5~403.1 |
388.6 |
(16.1)~14.5 |
(4.1%)~3.7% |
每股盈餘(元) |
4.80~5.20 |
5.01 |
(0.21)~0.19 |
(4.1%)~3.7% |
EBITDA |
791.1~827.9 |
786.3 |
4.8~41.6 |
0.6%~5.3% |
EBITDA Margin |
34.2%~35.5% |
34.6% |
(0.4%)~0.9% |
|
取得重大資產 |
331.5 |
270.1 |
61.4 |
22.8%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
330.6 |
270.1 |
60.5 |
22.4% |
其他 |
0.9 |
0 |
0.9 |
100.0% |
處分重大資產 |
30.7 |
2.8 |
27.9 |
1003.7% |
註1:「其他收益及費損」係依TIFRS規定,係性質屬業內但無法特別歸屬於特定功能別之收益及費損。包含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及投資性不動產之處分淨損益及減損損失。
註2:YOY變動百分比以千元為單位之數字計算; 在外流通股數不變下,EPS成長率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成長率同。
聲明
本文件之內容,除著作權法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其他包括文字敘述、圖片及其他資訊,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不得為著作權標的者,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者,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