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數位機會
在實現創造數位機會願景的道路上,中華電信員工不辭辛勞,穿梭於偏遠鄉村,致力於打造寬頻和行動網路的基礎設施。這些努力不僅為偏遠地區帶來了實質的硬體支持,也為我們社會參與行動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我們進一步推出捐贈和優惠計劃,向當地社區提供通訊產品和服務,透過中華電信基金會和企業志工的參與,在全台偏遠社區展開數位教育工作。
除了關注下一代的成長,我們也積極支持社區的文化產業,促進地方創生。透過這些由下而上的全面努力,中華電信期許能助力台灣打造數位包容的社會,為台灣的數位未來奠下堅實的基礎。
項目 | 2023年成果 |
---|---|
中華電信基金會 「蹲點.台灣」計畫 |
「蹲點.台灣」活動已邁入第十四屆,在新冠疫情解封後重新出發,2023年號召來自十七校二十八系的大學生,利用暑假期間,兩人一組前往全台二十二個社區實踐「一手服務、一手記錄」。每位大學生善用自身專長與才藝,為各地社區記錄多樣的在地風貌與最道地的社區生活 |
創新應用大賽 | 持續16年舉辦創新應用系列賽,推動台灣數位創新發展 |
電腦教育/網路課輔 |
|
應用輔助開發/就業 |
|
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深耕台灣社區18年,從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出發,以縮短城鄉資源落差為目標,扮演資源連結平台的角色,提供社區數位學習、學生青年志工、體育藝文活動、地方產業轉型行銷,及地方創生協助等資源,並在社區參與過程中,挖掘出屬於在地的動人故事,及別具特色的地方產業,成為支持台灣在地社區勇往直前的力量。
此外,基金會於全國建置89個「數位好厝邊」,合作據點已遍布全國北、中、南、東及離島,包含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姐妹等,期待透過好厝邊平台的集結和串連,讓不同族群、不同年齡的住民,都能在其中獲得數位機會和能量,縮短城鄉間的資源落差。
【蹲點.台灣】- 大專青年服務學習
自2009年起,中華電信基金會每年募集全國大專青年,於暑假期間前往全台「數位好厝邊」蹲點。學生透過實地探查發掘社區需求,並結合自身專長,設計並實踐符合在地需求之服務方案,同時進行文字與影像記錄,分享在地的美好故事。
參與計畫的大學生,於全台重點社區進行多元服務,透過多元課程及教案,陪伴社區長輩和孩子們度過豐富的暑假。同時,也為社區做文史田調、設計產業DM、拍攝部落尋根紀錄片等,努力保存在地故事,為社區帶來新觀念新視野,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縮短城鄉落差,為社區偏鄉帶來更多元、切合在地需求的服務解決方案,翻轉地方產業。
第十四屆「蹲點.台灣」在新冠疫情解封後重新出發,2023年號召來自十七校二十八系的大學生,利用暑假期間,兩人一組前往全台二十二個社區實踐「一手服務、一手記錄」,每位大學生善用自身專長與才藝,為各地社區記錄多樣的在地風貌與最道地的社區生活。
助力地方創生 -「蹲點創新設計行動」
中華電信基金會看見在地人力、物力的不足,地方產業發展受到侷限,2020年起,策劃「蹲點創新設計行動」,聯手地方產業及社會企業,招募具設計、城鄉發展專業,及任教大專院校設計師,組成團隊進駐選定社區,運用設計力,與社區夥伴共創地方產業解方。
2023年媒合龍華科大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東南科大創意產品設計系及景文科大視覺與傳達設計系等三組師生團隊,分別前往肯納元氣棧、臺灣原住民洄瀾協會與屏東滿州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進行為期近半年的蹲點設計行動。
依產業發展進程及期待,為社區產業提供各式文創解方,從空間優化與設計、品牌CIS識別設計、打造特色伴手禮、原住民文化推廣、遊程優化與輔具設計等,後續經由基金會注入經費資源,讓設計提案開花結果。
伴您好讀《社區網路課輔》
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過後迄今,中華電信持續支持偏鄉教育與數位學習,藉由企業志工服務觸角的延伸,及網路視訊科技的運用,將家教式的教育資源,用數位科技送達到偏鄉、弱勢學子手中,許偏鄉新世代孩子一個「有安全、有尊嚴、有希望」的學習環境。
項目 | 說明 | |||
---|---|---|---|---|
目標 |
於2030年達成累計:
|
|||
特色 | 鼓勵大學生參與,運用網路視訊科技、一對一教學,輔導偏鄉地區的國中、國小學生,提升學習成效,縮短數位落差,促成教育機會平等。 | |||
成果 | 小學伴 | 大學伴 | 課輔時數 | 夏冬日學堂/相見歡活動 |
3,848人次 | 5,974人次 | 112,875小時 | 3,350人次 |